定位论丛

共享充电宝还有未来吗?

时间:2020-01-06 03:30:31 | 作者:知了定位 | 来源:知了定位研习社 | 阅读数:1405
摘要:2019年三季度起,共享充电宝各大品牌便开始悄然涨价...看似“闷声发大财”的举措,其实是融资无门的“集体自救。

01.jpeg

 

2019年三季度起,共享充电宝各大品牌便开始悄然涨价...看似“闷声发大财”的举措,其实是融资无门的“集体自救。

 

共享充电宝,虽然整体规模三十亿不到,但舆论关注度却丝毫不亚于千亿级品类,尤其在前两年,热点此消彼长。

 

2017年5月4日,在陈欧宣布街电获得聚美优品3亿元融资后,王思聪在朋友圈立贴:“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02.jpeg

 

同年,红杉、腾讯、IDG、金沙江创投、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不断入局,创下“40天融资12亿,平均每两天出现一个新项目”的新记录。

 

在充电宝融资的高光时刻,有投资者直呼:“这融资速度是共享单车五倍!”

 

当然,彼时共享单车还是共享经济的一面旗帜。

 

但在2018年后,共享单车神话逐渐破灭:2018年4月,摩拜易主美团;2个月后ofo大规模随即大面积50%裁员,且负面消息不断暴雷至今。

 

直到共享充电宝因为集体涨价再次成为新闻热点时,人们才猛然发现,“原来是共享充电宝笑到了最后”。

 

据媒体报道,1元1小时的充电时代已不复存在,目前已涨价到2-3元/小时,部分高达5元、8元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但我们知了定位研究社调研后却发现,看似“闷声发大财”的共享充电宝们,更可能是因为融资无门,所以只能涨价自救。

 

 

一、被误解的“伪需求”

 

如果评选共享充电宝代言人,网红ceo陈欧(收购了街电)排第二,那么能排第一的必然是王思聪。

 

03.jpeg

 

毕竟当年“娱乐圈纪委”王思聪的吃翔flag太深入人心了。

 

甚至有人开玩笑的说,万达公子销声匿迹的核心原因,其实不是被法院判为“老赖”,“怕被群嘲怂恿吃翔”才是关键。

 

当然,玩笑归玩笑,虽然王思聪以“骂战”、“换女友”等玩世不恭的一面为人熟知,但他在学习成绩上,却是雅思考了9分的学霸级人物。

 

更何况在回归创业后,混迹风投圈,前前后后也曾掀起不小风浪,包括IG电竞俱乐部、英雄互娱、奇虎360等明星项目。

 

在打赌吃翔的2017年,更是入围了《2017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TOP50排行榜》中,排在了第37的位置,身家60亿。

 

04.jpeg

 

但是,这样一个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见过的世面都远超普通民众的顶级kol,为何要拿自己开玩笑,让自己2年后吃翔呢?

 

实际上,如果回到当时的时点,不仅王思聪,大多数人都认为“共享充电宝属于伪需求”。

 

1. 频次低:手机电量告急是小概率事件。

 

当手机成为日用品之后,可供手机充电的接口早就遍布人们的生活轨迹中,无论是家里、公司、私家车,还是商铺、高铁或是飞机。

 

即便同时发生了“晚上忘记给手机充电”以及“找不到免费充电设施”的情况,用户还有一个备选方案:“暂时不玩手机,等到家充上电再说”。

 

更何况,互联网时代大潮流是把花钱的变免费的,而共享充电宝,是“把原来免费的,变成花钱的”。

 

2. 竞争大:人均近2个移动充电宝,还有使用共享的必要吗?

 

近五年来,中国移动充电宝市场迅速扩容,从2013年的百亿直接跃升至2018年的300亿规模。

 

2017年时,有专业人士计算,中国每个城市人口购买充电宝的数量如今已1.7个,不少用户甚至了购买四五个充电宝。

 

05.jpeg

 

移动充电宝在中国的普及,雷军功不可没。

 

国内移动电源市场起步于2001年,经过概念框架搭建和初期试水后,在2006年前后以商品化形式进入终端市场。

 

由于移动电源制造门槛较低,且毛利一度高达50%,吸引了大量企业纷纷涌入,共分市场利益。

 

2013年小米的入局,以69元的低价(后续甚至降到了50元以下)迅速跻身业内销量一线梯队,极大压缩了传统充电宝的售卖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共享充电宝4大品牌之一,2014年创立的“来电科技”,其创始人先前从事的正是移动充电宝业务。

 

而迫使他改行的原因,相信与小米充电宝的低价策略离不开干系—— 2013年双11,前者备货10万只充电宝,结果淘宝只卖出8000只,导致总计亏损了3000万。

 

“我外出(包里)都会带着移动电源,为什么要用共享充电宝呢?”即便到了2019年的当下,在我们知了定位研习社调研的用户中,依然有人没用过共享充电宝。

 

3. 没未来:难道手机电池技术不会进一步发展?

 

谁都能预见,手机续航时间一定是越来越长,而快速充电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

 

前者意味着日常中应急充电频率进一步降低,而后者也限定着单日内的重购消费次数。

 

所以,不仅是共享充电宝,即便是移动电源,都不能算有着可憧憬的未来。

 

难怪当年连马化腾也表示:“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很多人都看不准”。

 

那么,“共享充电宝需求到底是真是虚,潜力到底有多大?”

 

这一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商界的核心课题:“如何界定用户需求”

 

相信商业人士,特别是创业者们,对于这一问题,都有着各自的判断乃至执念。

 

并且,商学院的传统教材,也在不断教导各位:只要有合适的产品,用一定的营销策略,就能满足、激活需求。

 

但我们知了定位研习社认为:

 

需求并非与生俱来,认知才是幕后推手。

 

06.jpeg

 

正如人们了解到“钻石恒久远”后,才会去购买“晶莹透亮的坚硬石头”;听过“怕上火,喝王老吉”后,才会想着吃火锅的时候“掏5块钱买罐成本不足5毛钱的凉茶”…

 

如果用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以上案例,那么“需求”本身并不存在,只不过是顾客认知被调动之后的行为结果。

 

正如“使用共享充电宝”这一需求,其实最早开始在顾客脑海中是不存在的。

 

而最后令顾客产生“不带充电宝,没电就找共享充电宝”这一行为习惯的原因,除了业内品牌做出“免押金”、“免费试用”等降低产品使用门槛的举措外,更重要的关键在于对顾客认知层面的调动。

 

 

1. 公关高频发声

 

无论是王思聪、陈欧,还是密集融资,同行恶意竞争,集体涨价…这些信息不仅让顾客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共享充电宝”这一新物种,更进一步在心智中开拓出了品类领土。

 

 

2. 设备密集曝光

 

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只能打开手机才能看见”,线下设备天生就具有心智曝光度。

 

漫大街的共享单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顾客:“走远路可以骑我啊!”

 

共享充电宝也是如此,当设备高频出现在顾客视野中,自然也在提示顾客消费。

 

据一家调研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没看到共享充电设备”是用户未使用充电宝的关键因素。

 

07.jpeg

 

在设备密集度这件事上,资本当然功不可没。而假如当初没有资本入局,我们身边很可能不存在“共享充电宝”这一事物,舆论自然也会为其贴上“伪需求”的标签。

 

 

3. 热销氛围带动

 

“羊群效应”是人类固有的行为特征,正如骑行摩拜或ofo上街的情景,对于还未骑过共享单车的顾客来说,就是种潜移默化的招徕。

 

而当你在餐馆坐下时,发现很多食客乃至同事、朋友都在租借充电宝时,也就加大了下次消费的可能性。

 

08.jpg

 

什么是需求?顾客认了,买了,就是需求;如果顾客没认,这时候谈“需求”,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总而言之,商业的真正源点,是顾客的认知。

 

 

二、“共享经济”,还是“分时租赁”?

 

虽然媒体更愿意将共享单车与充电宝都归属为“共享经济”。但严格界定起来,共享单车与充电宝,只能算是“分时租赁”。

 

共享经济与分时租赁,二者同样是收费,但运作模式却截然不同:前者的核心是去盘活闲置资源,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后者却是在人为的创造新的资产。

 

比如,马路上来回穿行的私家车上的空座就属于闲置的社会资源,当用户通过顺风车平台,搭乘上同路的私家车时,就减少了社会资源消耗。

 

而顺风车平台方作为信息中介,收取的是“中介费”

 

但共享单车与充电宝则完全不一样,供应方通过购置单车或充电宝进行投放,向用户收取的是自有资产的“租赁费”。

 

同理,airbnb、uber属于共享经济,而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其实就是分时租赁。

 

二者在运营层面表现出的区别尤其显著,一个是“规模经济”,另一个是“规模不经济”。

 

09.jpg

 

以Uber为例,因为不占有汽车,也不需承担后期的维护费用,因此他是典型的“平台型”轻资产模式,享有两大运营红利:

 

1. 头部效应显著:越多用户加入,匹配效率越高,用户体验越好。因此,在这种品类赛道上,用户很容易向第一品牌聚拢,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2. 边际成本趋零:由于平台方的成本开销在一定时间内是个固定值,因此在这一时间,每增加一笔交易,对于平台而言,他的交付成本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新增的订单收入,可以等同于利润。

 

这也就是为什么滴滴与快滴当年补贴大战会如此惨烈,因为一旦成为第一品牌,那么坐享的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10.jpg

 

但以摩拜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截然不同:由于资产是自有的,除了因为规模扩大能向上游设备供应商讲讲价外,整个的商业模型,显现的却是“规模不经济”。

 

 

1. 边际收入缩减

 

当年摩拜们让资本疯狂的理由很有,其中之一就是“押金/车辆”的高额比率。

 

据当时的媒体披露,高峰时候,摩拜每投放一辆车,可以锁定8个用户,收取8笔押金:300元*8=2400元。

 

因此,若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约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

 

但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伴随着市面上车辆的增多,包括自有品牌与竞品,平均每辆车能锁定的新用户不断降低。

 

因此,“伴随着市场饱和,边际收入下降”,是“分时租赁”的固有经济模型:

 

假设投放10万只充电宝,一天能带来20万收入,那么投放20万只充电宝,一天收入很可能只有30万。

 

 

2. 惊人的运营成本

 

由于资产是自有的,那么如果算入对资产的日常管理、维修,以及破损率(含被盗)的成本,很可能会大大超过设备的购置费。

 

根据ofo投资人朱啸虎在2017年2月份的演讲来推算,ofo的运营成本已达到产品成本的10倍。

 

“我们投的第一天就算得很清楚:一辆自行车两百块钱,在校园里面,每骑一次五毛钱,每天能骑十次,就收了五块钱,两百块钱可能四十天就赚回来了。加上维护成本,以及偷窃啊、损坏啊,可能三个月时间,成本就赚回来了。”

 

以“3个月”为计算周期:

 

1. 一辆ofo运营成本为收入5元*90天-200元=250元;

 

2. 对应的折旧为:200元/24个月*3个月=25元(假设24个月报废)。

 

因此,投资人对于分时租赁项目的商业判断,要么“租赁收入/总体成本”达到预期,要么存在其他的隐藏价值。

 

比如,美团耗资27亿美元收购摩拜,除了背后资本博弈,更关键的理由是摩拜日均840万订单:这一流量入口可以分配给外卖、餐饮、电影、酒店等各个不同的业务线。

 

 

三、能“盈利”,却不好“融资”

 

相比于共享单车赢利遥遥无期,共享充电宝头部品牌早在2017年便对外放风“已经实现盈利”。

 

2017年11月,街电部分城市实现盈利,来电科技连续两月实现盈亏平衡。

 

2017年12月,小电大部分城市实现盈亏平衡。

 

2018年3月,小电确认实现盈利。

 

2019年初,聚美优品发布财报,其旗下的街电在2018年实现盈利。

 

至今,共享充电宝行业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还形成了“三电一兽”的寡头格局,前四大品牌占据行业97%份额。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街电以40.5%占比排名行业第一,小电与怪兽充电均占据超20%份额,第四名来电科技也有10%的份额占比。这四大品牌,揽括了行业95%的市场份额。

 

11.jpg

 

从盈利模型来看,充电宝要优于共享单车:前者成本更低,溢价能力更强。

 

 

1. 造价更低

 

如果将柜机与充电宝综合计算,那么单个充电宝的成本在100~150元;但如果仅仅指单个5000毫安的充电宝,其造价则在35元左右。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如果用户用了不还,不但没损失,利润空间(平台方收取99元押金)比零售还要大”

 

相比于摩拜1000元造价,或是ofo的200元,充电宝单个设备成本明显更低。

 

 

2. 损耗更少

 

虽然单车与充电宝都有押金/信用机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偷盗行为;但由于二者的存放场景不同,所以放在室外的单车们损耗更快。

 

用户可以发现,投置半年的单车,也会锈迹斑斑,但使用了一年的充电宝,还是九成新的面貌。

 

根据网上怪兽充电流传出的bp数据显示,其基础成本(包括物流、配件、折旧、销售)也仅为收入的25%。

 

12.jpg

注:有关“门店分润”数据遭业内质疑,以下详细说明。

 

 

3. “场景垄断”溢价

 

共享单车由于各品牌同时摆放在路面上,顾客选择性更强,品牌方溢价能力有限。

 

而共享充电宝,入驻的是商家的私有空间,并且往往排他性操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顾客的选择权:顾客在应急充电时,即便多收几元,也能接受。

 

针对此次共享充电宝涨价,有业内人士透露:“从数据来看,核心网点的订单量并未等幅减少”。

 

13.jpg

 

但“场景垄断”的背后,是进场费的水涨船高。经我们知了定位研习社调研,商家收费一般分为两大部分。

 

1)“收入分成”:根据商户的体量、地段与营业性质,商户分成一般会从最便宜的“报销电费+30%”,到“70%分成”不等。

 

2)“买断费”:对于一些优质点位,品牌方还会给予买断费,比如约定“头一年收益全归商家,第二年开始再按约定比例分成”,或者直接给予费用。

 

网上曾曝光过怪兽充电的进场费,有的网点甚至达到百万元级别。

 

14.jpg

注:业内人士确认该份报价大体属实。

 

现如今,一些连锁品牌商铺,则直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充电宝品牌的筛选。

 

不过资本对于“可盈利”的共享充电宝的态度,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热情:2019年,行业内仅发生了一起融资案。

 

15.jpg

 

同时,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从2015年开始,期间有几十家小品牌退出市场,头部品牌也未有进行过并购。

 

其实从业公司都很清楚,受制于b2b2c模式,共享充电品牌对顾客并不具有“选择影响力”。

 

16.jpg

 

对于卖家的估值,行业内的买方只会承认设备成本与进场费支出:“大不了你倒闭了,我再铺进去,反正顾客又不是非你不用”;

 

这种估值模式在卖方看来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即便是为了800万日活就掏了27亿美金的美团,也表示:“自研充电宝的投入(相比收购)要小太多了。”

 

注:整个充电宝行业的日订单量大概能有800万单。而美团上市时披露的摩拜日均订单量也只有840万单。

 

美团Q2财报显示,56.6%营收由外卖业务贡献,但最近五个季度的外卖市占率增长却不乐观,分别为5%、1.1%、1.2%、2.1%和1.7%。

 

因此,美团需要新故事。

 

在今年2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上,王兴曾透露,美团到店服务涵盖的月活跃商家大概在200万。

 

而“三电一兽”目前公布的点位加起来也不到200万,这将给充电宝行业带来最大的变数。

 

美团如果正式行动,在外卖市场死掐美团的阿里(饿了么),会坐视不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