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小灶正在犯三大死罪
统一开小灶用五年时间砸出30亿营销费,却在预制菜战场越打越迷茫。冷冻团队解散、产品滞销、渠道崩盘,这些表象背后是致命的战略失误:把广告当战略,把口号当定位,把资源当壁垒。
预制菜不是自热饭的延伸战场,而是心智认知的全新品类。开小灶将"开小灶"品牌简单平移,犯下品类延伸大忌。消费者心智中,开小灶=自热速食,硬塞冷冻预制菜如同逼川菜师傅做寿司。心智认知的断裂带,用多少肖战代言都填不平。
华与华策划的"统一出品,品质保证",本质是无效的防守型口号。预制菜赛道需要进攻性定位,要撕开消费者对工业化食品的信任裂缝。当竞争对手都在讲"手工现做"、"零添加",开小灶还在用统一集团背书,如同拿盾牌当冲锋枪。
华与华方案存在三大认知陷阱
华与华给开小灶做的战略方案,是典型的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轻松吃大餐"的广告语,放在任何预制菜品牌都能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本质是品牌战略的缴械投降。
超级符号理论在预制菜赛道完全失效。把产品图放大到占据50%包装面积,在方便面货架或许奏效,在冷冻区就是自杀行为。消费者站在零下18度的冰柜前,要的不是食欲刺激,而是安全承诺。
"四大证据链"看似系统化,实则打散品牌穿透力。"精选食材"、"大厨研制"这类通用话术,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不下任何记忆划痕。预制菜需要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一刀见血的信任状。
预制菜战场需要心智核武器
1、开小灶真正的对手不是安井、味知香,而是消费者冰箱里的隔夜菜。
预制菜战争的本质,是工业化食品对家庭厨房的认知革命。这个赛道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建立"安全"+"美味"的双重认知护城河。
2、冷冻技术不该藏在详情页,应该做成冲锋号。
"零下35℃细胞级锁鲜"这样的技术术语,必须转化成"比现炒更鲜"的消费指令。日本预制菜品牌"日冷"用"冷冻技术之父"背书,就是教科书级的心智占位。
3、放弃全品类幻想,聚焦"招牌菜"突围。
酸菜鱼、猪肚鸡这类认知度高的菜品,应该做成战略爆款。每个爆款都是刺入市场的认知楔子,连续打透三个爆品就能建立"预制菜专家"的认知标签。
开小灶必须重启战略三大系统
1、砍掉70%无效SKU,用极致单品打认知战。
统一曾经用“老坛酸菜”突围方便面,开小灶也需要找到自己的"老坛酸菜"。应集中火力把一款产品做成预制菜代名词,而不是资源分散到20个单品。
2、重建渠道话语体系。
便利店冰柜不是货架,是品牌认知的CT机。冷冻区需要定制化的视觉方案,一个超级符号可能远远不够。
3、把代言人从流量明星换成厨神IP。
肖战也许能带来自热饭的少女粉,但带不动预制菜的妈妈群。请王刚、老饭骨等厨艺网红做产品经理,用"专业厨师都在用"击穿品质焦虑。
华与华方案需要战略级改造
现有方案最大败笔是把预制菜当一般快消品操作,以为一句品牌谚语+一个超级符号就能解决问题。预制菜是高频+高决策成本的战场,从产品包装到电商详情页,每个触点都要输出烹饪场景教育。
信任状要嵌入社会议题。预制菜赛道需要“核弹级”信任状,"统一出品"是集团光环,不是消费决策的临门一脚。
广告语必须绑定战略爆品。"开小灶酸汤肥牛,复购率超85%的预制菜之王"这样的具象化表达,比"轻松吃大餐"锋利十倍。数字是最好的信任状,复购率是预制菜赛道的黄金标准。
预制菜没有撤退可言
开小灶的困局,本质是华与华方法在食品工业化的失效。当企业把资源等同于竞争力,把知名度等同于认知度,把产品优势等同于消费动机,再雄厚的资本都会败给心智规律。
预制菜是万亿级心智战场,但只有撕开"安全焦虑"这道认知铁幕的品牌,才能吃到最大红利。开小灶若想破局,必须回归定位本质:用一道招牌菜建立认知优势,用一组信任状打破消费防线,用一套战略配称构建竞争壁垒。
市场从不同情资源浪费者。30亿学费买来的教训足够清晰:没有心智穿透力的营销都是慢性自杀,没有战略聚焦的投入都是为对手练兵,没有先进方法论引导的创新都容易掉坑!
-END-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精彩文章预告:
下一篇文章《预制菜破局:统一开小灶该如何打穿消费者心智防线?》,会在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公众号首发,欢迎大家关注并置顶,海量干货、实战案例,随时带你深度洞察战略定位,解锁企业发展新机遇。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