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理论在中国传播了近20年,作为定位理论在中国的旗手,我们的邓德隆老师、张云老师在这20年来也不断的对定位理论有了新的解读和补充,这些都是为了让理论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无数创业者和企业家。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补充拓展,其思路和思想都一脉传承于两位定位理论的创始人,外界难以估量出两位中国传人在理论本身上做的变化和贡献。
相对于邓、张两位老师而言,冯卫东老师则是从自身发展需要,从而选择了定位理论,以多学科的思考和自己的投资实践来发展了定位理论。而我认为相较于定位圈特里两家的“正宗定位”而言,冯卫东老师总结的升级定位理论更趋于清晰化、逻辑化、结构化。升级定位的这三个变化让初学者一下子就能看清定位的脉络结构,看得深入一点就知道定位的底层逻辑,知道底层逻辑之后就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可能会有举一反三的心得,同时冯卫东老师提供了一套定位的基本操作工具也让初学者一看就能上手。最后冯卫东老师的升级定位还给大家留有接口,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接口继续升级,我想这些便是“升级”二字所在的意义。
升级定位带来的清晰化
说升级定位给定位理论带来了清晰化,那它又清晰化了哪些内容呢?
升级定位给我们明确清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个成果就是品牌。清晰地说明了品牌是通过心智预售这种方式来创造顾客的,清晰地说明了顾客购买的价值有哪些,顾客的价值配方是由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构成。冯卫东老师还再次清晰归纳了定位理论的三个贡献,这也是定位理论有别于其他战略理论的差异化所在。
冯卫东老师不仅对于品牌、顾客、定位理论的贡献有了清晰的阐述,其对于定位的基本操作方法也带来清晰化的工具。比如品牌三问,沿着品牌三问带来的各种降低顾客信息费用的界面级配称,用冯卫东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分门别类”,这样才便于抽丝剥茧。
升级定位带来的逻辑化
关于升级定位带来的逻辑化,这里的逻辑化是说冯卫东老师用更为共识的理论解释了定位理论有效运行的逻辑,同时冯卫东老师还顺着这些逻辑给定位理论补充了很多以前纠缠不清的问题的答案。这里面不得不提到这些相对于定位理论更有共识的一些基础理论,比如心理学,比如经济学等等。冯卫东老师用降低顾客信息费用的逻辑提出了品牌三问,用商业模式底层的两个经济学逻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给定位配称作了清晰化的分类,这些都是升级定位给定位理论带来的一次逻辑化的升级。
升级定位带来的结构化
关于升级定位带来的结构化,我认为,区分一个一理论是否具有结构化特征,就看这个理论的内容是否有过多的重复,各部分的内容是否纠缠不清,能否让我们看到理论就像看到那些框架结构的房子一样,让我们对主体结构和框架一目了然。冯老师的升级定位就像编程语言里的框架,虽然框架本身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但是框架的出现对于程序员使用编程来构建自己的业务,效率上的提升是天壤之别。
其实我们打开书本就能发现,冯卫东老师的升级定位正是很明显的复合结构化的特征,全书分为四部分,每一个部分的特点都紧扣每部分的主题,每个部分的内容深度都是拿捏得当,不会说一个部分的内容突兀、太臃肿,太复杂,和其他部分纠缠不清,升级定位的不同部分之间的顺序也是循序渐进,整个篇幅下来的内容广度也是很扎实。
总的来说,升级定位对定位理论确实是进行了一次大的升级,升级定位将定位理论梳理的更清晰化、逻辑化、结构化了,这也是符合冯卫东老师一贯的科学派作风。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