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拿什么拯救你?呷哺呷哺

时间:2025-07-02 11:52:39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10
摘要:当巴奴杜中兵用“产品主义”撕开高端市场,当锅圈杨明超凭“社区冰柜”收割家庭场景,呷哺的生死突围注定是场惨烈巷战。但商业丛林的法则从未改变:要么在品类分化中重获姓名,要么在战略模糊中无声消亡。

北京西单明珠商场的地下通道里,锈蚀的铜锅在仓库积灰。二十年前,正是这口锅熬出第一勺麻酱,点燃了吧台火锅的燎原之火。如今,798艺术区的废弃门店中,U型吧台被拆解成废铁,不锈钢桌面倒映着“关店133的封条。三公里外的龙歌自助火锅,59.9元的价格牌被油渍浸得发亮,取餐队伍蜿蜒至商场中庭。

 

这不是孤立的凋零。2024年财报里47.55亿营收的数字,掩不住日均翻台率2.5次的窘迫。当凑凑火锅1.6的翻台率跌破生死线,当四年12亿亏损吞噬上市十年利润,那个曾创下单日翻台七次神话的“火锅界蜜雪冰城”,正在悬崖边跳着一支危险的探戈。

 

 

黄金十年:吧台火锅的封神之路

 

1998年的北京城,炭火铜锅蒸腾着集体主义的喧闹。台湾珠宝商贺光启在西单角落支起电磁炉,用“一人一锅”的孤勇挑战千年餐饮传统。三十元套餐藏着颠覆行业的密码:U型吧台压缩40%空间成本,单人小锅提升3倍出餐效率,内蒙古直采牛羊肉打破供应链魔咒。

 

01.jpg

 

非典时期的“一人一锅”广告,意外击中分餐制刚需。西单店单日翻台七次的记录,让海底捞5倍峰值黯然失色。2014年港交所的钟声响起时,呷哺已织就420家门店的毛细血管网络。大学生用兼职薪水约会,北漂族在吧台取暖,白领把午休变成火锅派对。麻酱香里升腾的烟火气,让“快餐火锅”烙进一代人记忆。

 

02.jpg

 

商业教科书里写满精准卡位:肯德基式标准化翻台,萨莉亚级极致性价比,吉野家款场景创新。内蒙古自建屠宰基地让牛羊肉成本仅为竞品65%,电磁炉矩阵重构火锅业成本公式。巅峰时期市场占有率51.9%,吧台周转率秒杀所有正餐品牌。

 

 

迷失时刻:高端化迷航的致命转身

 

上海淮海路旗舰店的重装开业,成为命运的黑天鹅事件。2016年的那个秋天,暖黄射灯吞噬不锈钢冷光,皮质卡座取代折叠高凳。菜单上澳洲和牛单价冲破百元,番茄锅底价格翻了三倍。客单价曲线开始陡峭爬升:2014年44.4元,2018年53.3元,2023年62.2元——十年40%涨幅背后,是学生党逐渐消失的背影。

 

03-价格图.jpg

 

“凑凑”的诞生将错位推向极致。140元客单价对标海底捞,火锅+奶茶模式复制喜茶路径,暗黑系装修模仿高端日料。但裂痕在首月财报显现:茶饮区占用30%营业面积,翻台率却不足火锅区一半。当“火锅界爱马仕”的故事需要资本输血续写,主品牌已被拖入涨价漩涡。

 

04.jpg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痕迹刺眼:大众点评“价格刺客”标签下,两人消费300元未饱的吐槽获赞过万;小红书“平替攻略”中,南城香22元自助小火锅成为高频词;黑猫投诉平台积压700条畅吃卡纠纷,208元会员卡仅换得五张优惠券的订单截图在疯传。

 

 

生死困局:三面绞杀中的失血者

 

2024年的火锅战场已成斗兽场。许府牛用69元双人餐撕开下沉市场,楠火锅的鞭炮腰花截流中端客群,巴奴毛肚火锅的“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筑起高端壁垒。呷哺恰似困在夹缝中的迷途者:向上够不着服务溢价,向下打不过价格利刃,横向冲不破品类封锁。

 

供应链的慢性失血触目惊心。锡林郭勒盟牛羊肉基地的冷链优势,被锅圈食品的社区冰柜瓦解;中央厨房的标准化出品,被巴奴“第三代嫩化技术”反超;甚至引以为傲的麻酱配方,也被海底捞9.9元自助小料台拉下神坛。当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采购成本反超行业均值8.7%,最后的护城河已然决堤。

 

05.jpg

 

资本市场的判决书冰冷刺骨:0.86港元股价较巅峰蒸发97%,11亿港元市值不及巅峰期4.2%,连续30日低于1港元触发退市预警。私募圈流传的尽调报告显示,华北加盟商保证金拖欠率达37%,长三角供应商账期延长至120天。那个曾比海底捞早四年上市的“连锁火锅第一股”,正在退市悬崖边跳着最后的华尔兹。

 

 

救赎路径:黄金平衡点的生死突围

 

贺光启的降价宣言回荡在春季发布会:“套餐重回50元区间”。但消费者用沉默回应:Q1财报显示客单价下降13%,客流量仅增2.7%。当龙歌祭出9.9元午市引流价,当海底捞推出“沸派甄鲜”38元套餐,价格战已沦为最危险的沼泽。

 

真正的生机藏在“黄金平衡点”理论中:性价比≠低价,而是支付价格与获得体验的精准匹配。呷哺的基因库里有三把钥匙待重启:

 

重启空间革命

北京五道口实验店悄然恢复U型吧台,电磁炉间距压缩至60厘米。午市套餐压缩至28分钟出餐全流程,翻台率回升至3.2次。这印证了餐饮物理学的真理:面积效率>装修溢价,翻台速度>客单价增幅。当年横扫京城的火锅流水线,正在数控机床的精度下重生。

 

重构产品矩阵

内蒙古牧场直供的180天羔羊肉,以“草原鲜切”标签重返菜单C位;冷冻丸滑类占比从45%降至18%;学生月卡绑定高校社群,企业套餐切入团建场景。用品牌三问解码:我是谁?高性价比快餐火锅。有何不同?鲜肉现切+极致效率。何以见得?明档厨房的刀工秀,沙漏计时的超时免单。

 

重炼供应链兵器

锡盟屠宰基地日处理能力提升至6000只羊,方向从全自营转向开放代工。为锅圈供应调理羊肉,给七鲜超市定制火锅食材,B2B业务反哺C端亏损。当自建冷链车满载率突破85%,单公斤物流成本骤降39%。供应链不是成本中心,而是可以独立造血的价值引擎。

 

 

重燃火种:穿越周期的价值锚点

 

郑州正弘城负一层的食光里美食街,9平米呷哺快取店悄然试水。吧台缩减至8个座位,菜单聚焦3款套餐,扫码点餐到出餐压缩至6分钟。开业首周日均售出214份,坪效反超标准店173%。这束微光印证着预言:“快餐基因的觉醒,才是穿越周期的诺亚方舟。”

 

更深的变革在数字系统奔涌。畅吃卡200万会员数据被AI拆解重组:学生党推送晚自习套餐,家庭客触发儿童餐折扣,银发族激活养生锅底推荐。当私域复购率提升至41%,那些曾被低价裹挟的顾客,终将为精准服务额外付费。

 

贺光启办公室挂着1998年西单首店的老照片。斑驳画面里,二十岁的服务员端着铜锅穿梭吧台,墙上的“卫生清洁、营养快捷、大众消费、亲切关怀”十六字泛着微光。或许拯救呷哺的终极密码,从来不在财报电话会的PPT里,而在麻酱香气中升腾的初心。

 

当巴奴杜中兵用“产品主义”撕开高端市场,当锅圈杨明超凭“社区冰柜”收割家庭场景,呷哺的生死突围注定是场惨烈巷战。但商业丛林的法则从未改变:要么在品类分化中重获姓名,要么在战略模糊中无声消亡。这盘翻台率仅2.5的残局,尚差一枚激活全局的活子——或许,就在那张被遗忘的吧台图纸里。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潘微信.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