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王俊凯的逆袭:顶流偶像的定位升维之路

时间:2025-07-04 04:10:46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23
摘要:在注意力粉尘化的时代,王俊凯用12年走出“百炼成钢”之路——没有一夜成名,只有战略累积。真正的超级品牌,从不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而是亲手绘制心智疆域。

序章:商业丛林的认知革命

 

6月30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正式官宣:青年演员王俊凯担任本届电影节青年大使。这位从山城走向国际舞台的25岁影人,再次引发媒体关注。 

 

1-青年大使.jpg

 

这不是偶然的星光闪耀,而是一场历时十年的心智攻防战。作为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笔者深研定位理论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破千亿。今天,我将以战略定位的视角,解析王俊凯的崛起密码。他的崛起轨迹,恰似定位理论在中国娱乐产业的终极实验——在流量泡沫泛滥的时代,证明真正的品牌始于认知优势,成于持续迭代。

 

 

01 起点:撕裂偶像标签,抢占心智空白区

 

战略支点:切换死亡赛道,开辟长命品类

 

王俊凯以TF家族练习生的身份走进大众视野。2013年8月,他以TFBOYS团体队长身份正式出道。彼时大家对TFBOYS的认知图谱中,少年偶像男团是娱乐圈中的“死亡赛道”,很快就会消融于时空中

 

2-TFBOYS.jpg

 

破局关键:

 

品类迁移术:2016年《长城》首次触电,他选择“少年皇帝”这一影视品类中的空白特性——兼具青涩与威严的复合少年形象。虽戏份仅几分钟,却埋下心智锚点:“偶像≠无演技”。

 

3-长城.jpg

 

信任状前置:2017 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专业成绩位列全国前20,文化课成绩超艺术类本科线,用教育背书切割“流量艺人”认知,建立“专业演员”初始信任状。

 

战略启示:

 

偶像产业是典型的“弱品类”——用户忠诚度低、替代性强、生命周期短。王俊凯的转型本质是向“强品类”(影视演员)跃迁,后者具备心智存储周期长、需求刚性、溢价空间大三大优势。这种品类切换,如同诺基亚跳向智能手机战场,是生死存亡的战略级选择。

 

 

02 进攻:用极端事实重构认知坐标

 

战略引擎:将信任状转化为认知核爆

 

当同行用精修图维系“完美偶像”人设时,王俊凯发起一场惊心动魄的认知革命:

 

《断·桥》自毁实验:2022年,他为饰演修车工孟超暴晒脱皮、学习汽修、浸泡零下冰水,最终呈现蓬头垢面的“反偶像”形象。这种“极端事实”是定位理论中最强悍的信任状,瞬间击穿“小鲜肉”刻板认知。

 

4-断桥.jpg

 

《刺猬》口吃攻坚战:为饰演自闭少年周正,师从语言矫正专家三个月,形成肌肉记忆式结巴状态。拍摄期间拒绝使用替身,连拿水杯的颤抖幅度都精确设计。


5-刺猬.jpg

 

数据佐证:

 

《断·桥》上映后,其“演员”百度指数飙升超400%,豆瓣短评高频词从“偶像”变为“演技炸裂”。

 

战略启示:

 

信任状分三级:基础级(奖项/票房)、进阶级(权威背书)、核弹级(可见的极端付出)。这种“用事实取代宣言”的战术,正是定位式营销的黄金法则。

 

 

03 防御:构建心智护城河的三大密钥

 

战略纵深: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化反

 

2022年易烊千玺“考编风波”席卷全网,王俊凯面临顶流生涯最大危机。其团队启动的防御机制,堪称定位理论的心智防御范本:

 

1. 认知隔离术

 

1)拒接所有综艺曝光,将公众视线导向作品:《万里归途》外交官成朗角色适时释放,用“国家形象代言人”覆盖争议标签。

 

6-万里归途.jpg

 

2)通过工作室发布角色准备花絮,展现对表演的专业投入。

 

2. 品类扩展战

 

配音《时间之子》挑战AI仿生人声线,开辟“声音演员”新品类;

 

3. 生态化反链

 

1)摄影作品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展,泥塑作品拍卖捐助公益基金,构建“艺术家”关联认知;

 

2)与周杰伦组建“地表最强游戏战队”,通过顶流联动刷新“多圈层破壁者”形象。

 

战略启示:

 

心智防御的本质是“认知替代”。当负面舆情企图覆盖旧认知时,唯有创造更强悍的新认知才能重置心智地图。王俊凯的应对暗合定位大师特劳特的箴言:“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自我”。

 

 

04 升维:从个人IP到生态品牌的惊险一跃

 

战略终局:让品牌成为品类的代名词

 

2025年的王俊凯已完成三级跳:偶像歌手→实力演员→文化符号。其商业生态构建呈现精准的定位协同:

 

品类定价权:《万里归途》累计票房15.93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榜第五位,彰显其“战争题材片票房保障”的品类定价能力;

 

心智不动产:成立“焕蓝梦想公益基金”,将“90后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转化为永续心智资产。

 

这种“认知溢价”正是定位理论追求的终极状态——品牌成为品类本身。

 

 

终章:逆袭背后的定位哲学

 

王俊凯的十年蜕变,是一部活生生的定位教科书:

 

1.品类选择大于努力

 

从偶像男团(平均生命周期3年)切换到影视演员(生命周期30年+),本质是进入“时间友好型赛道”

 

2.差异化是生存底线

 

当同行内卷“颜值”时,他用《断·桥》的油污、《刺猬》的口吃、《时间之子》的AI声线,构建“极端体验式演技”认知护城河。

 

3.信任状决定品牌高度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专业成绩前列,获第17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新人奖,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构成信任状金字塔,让“实力派”定位坚不可摧。

 

4. 生态化反哺心智资产

 

摄影展、公益基金、游戏战队等“非表演动作”,持续为“多元青年领袖”认知充值,抵御内卷风险。

 

在注意力粉尘化的时代,王俊凯用12年走出“百炼成钢”之路——没有一夜成名,只有战略累积。当易烊千玺凭借《少年的你》完成品类切换时,王俊凯用更凶悍的认知重构证明:真正的超级品牌,从不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而是亲手绘制心智疆域。

 

商业世界从不缺流星,缺的是恒星。而所有恒星的光芒,都源于对认知宇宙的精准测绘。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潘微信.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