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周黑鸭危局:当“鸭脖界爱马仕”撞上Z世代的算盘

时间:2025-08-11 05:01:57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44
摘要:周黑鸭的困局,是旧的商业逻辑撞上了新的消费铁墙;而它的机会,则在于能否把“品质偏执”变成新的社交货币。

周黑鸭的鸭脖还啃得动吗?这家刚过三十岁生日的卤味巨头,正面临不小的挑战。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24.51亿,同比下跌10.7%;净利润0.98亿,跌幅达15%。更引人注目的是门店数量,一年间关掉785家,从3816家缩减至3031家。网友调侃“月入过万,啃不起零食爱马仕”,而加盟商的处境更糟:开一家30平米的店前期需投入35万,月净利润却不到3000元,滞销品强制报废一年还得倒贴8万,这样的生意让人望而却步。

 

周黑鸭门店.jpeg

 

 

一、三十难立,病根在哪?

 

深究危机根源,“高价”是绕不开的问题。2012年周黑鸭鸭脖售价45元/斤,2023年旗舰店锁鲜装折合68.17元/斤,而同期菜市场鲜鸭脖一斤不到20元。年轻人在小红书吐槽“62块买鸭脖?不如买只活鸭加啤酒”,更有人反馈“价格涨了,味道淡了”。与此同时,王小卤、脱骨侠等品牌靠低价平替抢占市场,抖音上自制周黑鸭的视频播放量破亿,Z世代用行动表明:不为溢价买单,只认性价比。

 

02.jpeg

 

加盟策略的失误也加剧了困境。2019年开放加盟时,周黑鸭喊出“万家门店”的野心,可2023年连4000家目标都没达成,2024年更是退回至3031家。加盟商集体“叛逃”的原因很直接:强制配货导致卖不动的鸭掌烂在手里;总部收了加盟费却不管后续经营;客单价也从2018年的63.66元跌到2024年的54.39元。当然了,整个卤味行业都不好过,绝味、煌上煌2024年也集体营收利润双降,而周黑鸭仍端着“鸭中贵族”的架子,堪称自宫式定位。

 

战略上的错位更让周黑鸭乱了阵脚。为讨好年轻人,它推出的藤椒虾球被骂“又贵又怪”;卖的300ml椰子水“丫丫椰”定价6.5元,还不如瑞幸7.9元一大杯的实惠;与彩虹糖、盐津铺子的联名也没带动销量,反而模糊了品牌认知。最致命的是定位失焦——既想保住高端形象,又眼红下沉市场,最终两头不靠。

 

03.jpeg

 

 

二、转机暗藏,鸭哥还有底牌

 

不过,转机也在悄然出现。关掉785家店看似溃败,实则是刮骨疗毒。2025年上半年,其利润逆势暴涨55.2%-94.8%,说明断臂求生初见成效。收缩战线并非退缩,而是为了在核心战场集中兵力:周黑鸭聚焦交通枢纽的高势能门店,砍掉商圈商超的亏损点,单店营收随之上涨。

 

更关键的是,周黑鸭押注第二曲线,2025年突然杀入复合调味料赛道,与四川申唐合资推出“嘎嘎香”。这步棋颇有胜算:一来,卤味巨头做调料,比卖椰子水更贴合自身基因;二来,复合调味品年增速达13.5%,赛道红利明显;三是渠道可复用,3000家门店加山姆、Costco等商超,铺货成本低。创始人周富裕回归后,狂打品质牌也为其加分不少。高端从来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靠品质堆出来的,只要把卤味的高标准平移到调料赛道,周黑鸭翻盘的机会不小!

 

04.jpeg

 

 

三、破局关键:回归第一义

 

我认为周黑鸭破局的关键,还是在于要回归到品牌的“第一义”——我是谁?周黑鸭近几年最大的失误,就是忘了自己是谁,品牌应代表具体品类而非抽象概念。因此,它需要守正,用老麻鸭、定制卤料包夯实“甜辣卤味”专家形象;然后出奇,借“嘎嘎香”切入家庭厨房场景,用小龙虾调料抢占28%的复合调味市场;同时尽快止损,立刻停掉椰子水、虎皮鳕鱼豆腐等割裂业务。

 

 

结语:三十而已,重做少年

 

周黑鸭的困局,是旧的商业逻辑撞上了新的消费铁墙;而它的机会,则在于能否把“品质偏执”变成新的社交货币。

 

当高端化叙事撞上消费理性的铜墙铁壁,鸭脖终究要回到它本来的位置——不是奢侈品,而是市井烟火气里的那口甜辣滋味。

 

卤味江湖没有救世主,唯一的解药是撕掉溢价标签,把鸭脖还给普通人。

 

三十而立的周黑鸭,该放下市值包袱,找回街边摊的烟火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