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间的时候,都在说到,西贝这一轮这个危机公关,问我怎么看。
我们要认清对手是谁。首先就要示弱,公关是要示弱的,然后四两拨千斤的。我们要道歉。
我们的某某这个牛肉是中央工厂加工好了,为了怕过程污染,是装在这个食品袋里,送到我们各个门店,这样才能让加工时间很长的菜能让顾客快速、安全、美味的得到。不然的话,现场加工可能要两小时,没有一个顾客能等两小时。但是这种包装形式,让顾客以为是预制菜。
确实,如果你要认为它是预制菜,它确实也是事先在中央工厂加工的。我们是对不住这么高端顾客的这个期待。但是呢,我们可能改不了,因为我们要服务广大普通顾客,要负担得起,要维持我们的美味、安全和效率。但又怕大家有误会,所以说我们现在会免费发放1万份让大家来吃一吃。如果它是预制菜,跟你想象的预制菜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你的回应都会被注意到你发放这个1万份优惠券,或者说免费体验券,会成为公关事件,让大家来体验来尝。我们对这个事情,我们也不回避,我们未来还会这么做,但是就是要让大家来体验,这样的预制菜。如果这1万份不够,我们还会进一步追加发放。
这个就是用幽默+自嘲+不回避。这个事情是回避不了的,然后再发动其他这个科普博主来科普预制菜是如何被污名化的。你要把它标明出来。
我说这个要标注,其实也是一种要求。但是到底该谁来标注?这个其实是标准之争、利益之争、还有效率之争。
在转基因食品这个领域,一直就有一种声音,就是(反转基因)人士就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注是转基因食品。但是包括美国都没有这么要求,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担忧本身就是基于错误的理解和污名化的,因为法律并没有禁止你去主动标注自己是非转基因来获得优势。如果你认为转基因不安全,这是一个误解,那么你可以标注自己是非转。如果你觉得非预制菜顾客更喜欢,你可以标注“本店不使用预制菜”,你也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谁标注这个就是让谁来承担成本的问题。但是在今天,包括这个欧美的餐饮企业,预制菜的使用量都很大,这是有效率的,更能保证出品的稳定、食品安全和效率,让顾客负担得起。所以说标注的这个责任就跟转基因食品一样,不在这个转基因食品这一方,而在非转那一方。你可以去标榜你是非转(基因),但这个不能由西贝来说,要发动这些科普博主去说。这个转基因食品,美国都是不需要标注,因为是安全的,只要审批通过了就是安全。
但是如果没有在顾客还在关注的时候,你说话还有人想听的时候,把正确的声音传达出去,一旦过了,这个顾客的印象形成了,也不听你辩解了。你再辩解,媒体也不愿意去报道了,因为热度过了。就是对媒体,对公关的传播,一定要掌握顾客到底想听到什么,这也是外部思维这个练习。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