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华与华辅导的牛大吉为什么昙花一现?

时间:2025-10-17 05:19:18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17
摘要:牛大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品牌咨询行业的浮躁风气。真心希望这个案例能让更多企业家清醒:品牌建设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是系统工程,不是画个牛头就能解决的事。真正的品牌建设需要回归商业本质。

在中国品牌咨询界,华与华一直以超级符号理论闻名,其服务的牛大吉案例更被包装成订阅制咨询的成功典范。然而短短三年间,这个曾号称在深圳开出百家门店的牛肉品牌,如今却陷入门店大量关闭、创始人官司缠身的困境。作为深耕战略定位17年的咨询从业者,我认为牛大吉的溃败恰恰暴露了华与华方法论的本质缺陷——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用视觉狂欢替代商业本质

 

 

一、超级符号的幻觉:绿角黑牛为何没能守住江山

 

华与华给牛大吉设计的绿角大黑牛超级符号,确实在初期实现了秒杀一条街的视觉冲击。但符号的醒目不等于品牌的稳固。当消费者记住的只是一头大黑牛,而非选择牛大吉时,这种认知是脆弱且可替代的。

 

图片1.png

 

符号与价值的本末倒置

牛大吉的门头虽醒目,却未解决牛肉消费的核心痛点:消费者购买牛肉时最关心的是肉质新鲜度、来源可靠性和性价比,而非一个卡通牛的形象。相比之下,钱大妈用不卖隔夜肉直接击中生鲜消费的信任焦虑,盒马鲜生用产地直采建立品质认知。牛大吉的超级符号就像一件华丽外衣,里面却没有扎实的产品和供应链支撑。

 

图片2.png

 

符号的边际效应递减

当一条街上出现多个超级符号时,消费者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华与华惯用的大色块+重复口号模式,在蜜雪冰城、厨邦酱油等案例中或许有效,是因为这些品类决策成本低、冲动消费属性强。但牛肉属于高客单价、高决策成本品类,消费者需要更坚实的购买理由,而非单纯视觉刺激。

 

 

二、战略摇摆的恶果:从牛肉工坊到牛肉饭的迷失

 

牛大吉最致命的问题在于战略方向的频繁变动。华与华鼓吹战略是涌现的,但这本质上是为缺乏战略定力找借口。

 

定位混乱

牛大吉最初定位为牛肉工坊,既卖生鲜牛肉又卖卤味熟食,还兼营牛肉饭。这种什么都想做的模式,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反观钱大妈专注不卖隔夜肉余百年专注“现烧烧腊,甚至牛大吉后期的竞争对手牛很鲜聚焦潮汕鲜牛肉火锅,都通过聚焦建立了优势认知。

 

违背品类分化规律

华与华主张一个品牌三种门店,让牛大吉同时经营牛肉工坊、牛肉饭和牛肉店。这违背了品类分化的基本规律——消费者需要专业品牌而非万能品牌。正如宝马专注驾驶、沃尔沃专注安全,牛肉领域也需要专业化分工:鲜牛肉、牛肉火锅、牛肉本应属于不同品类,强行捆绑只会稀释品牌价值。

 

3牛大吉门店.png

 

 

三、华与华方法论的三大硬伤

 

1. 重传播轻产品:本末倒置的品牌建设

 

华与华的所有事都是一件事理论,看似系统全面,实则将打造品牌简化为视觉和口号的话术游戏。牛大吉案例中,华与华投入大量精力设计104款产品包装,却未帮助企业构建供应链壁垒。当竞争对手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更低价格、更高品质时,牛大吉的超级符号瞬间黯然失色。

 

2. 战术替代战略:咨询价值的迷失

华与华强调订阅制咨询的价值在于过程,但牛大吉的失败证明,缺乏战略导向的长期陪伴,反而会让企业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战略咨询应该帮助企业快速明确方向,而非怂恿其盲目试错10多年前特劳特辅导肥西老母鸡,推动其更名“老乡鸡”,由“特色鸡汤馆”转型“中式快餐”品类,做实安徽之后再转战长三角、进军全国,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战略咨询

 

3. 忽视商业本质:牛肉行业的特殊性与挑战

牛肉行业具有产业链长、损耗高、标准化难的特点,需要深耕供应链而非营销噱头。华与华用快消品思维操作生鲜品类,注定水土不服。对比锅圈食汇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万店规模,牛大吉的营销狂欢更像是一场逃避硬仗的烟雾弹。

 

 

四、牛大吉溃败的深层启示

 

1. 战略的焦点是取舍而非贪婪

华与华鼓励牛大吉一个品牌三种门店实质上是将企业战略简化为被顾客需求牵着鼻子走开店游戏。真正的战略应明确不做什么,如兰湘子聚焦湘菜小炒,巴奴聚焦毛肚火锅,都是通过战略性放弃实现突破。

 

2. 咨询公司的价值是护航而非陪跑

华与华将咨询费美化为创业陪跑,但牛大吉的案例证明,缺乏战略判断的陪只会加速企业死亡。咨询公司应像船长一样帮助甲方的大船及时修正航向,而非在船沉时还在甲板上跳舞。

 

 

结语:牛大吉的教训与华与华的局限

 

牛大吉的昙花一现,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失败,更是超级符号方法论破产的缩影消费者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承诺而非视觉狂欢。

 

值得深思的是,华与华近年多个案例都出现类似问题:西贝陷入预制菜争议足力健因虚假宣传受罚老娘舅陷入亏损……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初期通过符号和口号快速起势,后期却因缺乏战略护城河而迅速衰

 

真正的品牌建设需要回归商业本质:

 

  • 在牛肉行业,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效率而非门头亮度;


  • 在生鲜领域,消费者信任来自品质承诺而非口号押韵;

 

  • 在任何行业,持久成功靠的是战略定力而非战术投机。

 

牛大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品牌咨询行业的浮躁风气。真心希望这个案例能让更多企业家清醒:品牌建设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是系统工程,不是画个牛头就能解决的事

 

品牌建设的道路没有捷径,符号可以速成,但信任需要时间沉淀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